前不久,白酒专家李小兵教授集结多年来对白酒的理解和研究,提出白酒的创新观点,为白酒探明道路,其文章一天内在网络上疯狂转载,受到行业内的极大关注,汾酒集团李秋喜董事长更是邀请李小兵教授当面座谈。在李小兵教授的观点中大部分内容都提到白酒的创新,利用技术创新为中国白酒开辟新的境地。另外,白酒泰斗沈怡方先生也曾在多个论坛上指出和强调创新是白酒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白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国白酒应该怎么走好创新发展的道路?这是整个白酒行业都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中国白酒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一门古老的文化,但作为百姓消费的饮品,又具有科学技术的属性。从朦胧摸索和经验传承,到科学酿造和数据分析,可以说,中国白酒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回顾中国白酒技术史,可以发现,烟台操作法的出现,用纯培养菌种替代大曲用于白酒生产,提高了出酒率;低度白酒技术的使用,让白酒更加健康,也让白酒和世界接轨成为可能;新工艺白酒的创造,让人们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同样喝上白酒;浓香型白酒口感的创新,让白酒口感得到升级。每一次创新,对于白酒本身而言,对于消费者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革命。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最为明显的就是人们对于低度白酒和新工艺白酒理解的偏差。提到低度白酒,许多人理解的就是兑水,假酒。其实,低度白酒在白酒技术工艺上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不能够通俗的理解为加水这么简单,而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艺过程。另外,新工艺白酒,在消费者心智中更是存在巨大的问题,新工艺白酒常被人们,和假酒、勾兑等概念混搭在一起,在消费者的心里,新工艺就是造假,就是酒精或者甲醇勾兑的假酒。白酒重大的技术创新,怎么就在消费者心中成为问题?怎么就成了白酒行业的处处伤痛?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左手是技术创新,右手是消费者认知,这两者结合、沟通、对接,存在不匹配性。白酒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固然需要创新,而且永不止步的创新。但是对于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产品,这就为我们白酒技术的研究者、或者白酒行业的其他从业人员提出要求,首先,受众教育的问题;其次,创新应该具有消费者思维。